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。
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
杜忧绝
字:子陌。
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
契阔谈讌,心念旧恩。
周契恩
字:阡
《短歌行》是曹操诗歌里一篇最有代表性的“言志”之作。全诗的思想情感,是表现了他对于统一事业不能完成而产生的忧郁,和虽未完成统一,并不灰心,仍要积极进取的豪迈心情。诗的主要思想,还在积极进取一面。
全诗是四句一韵,八韵组成。开始两韵,自“对酒当歌”以下八句,是说在对酒当歌的时候,感到人生寿命短促,百年易过,犹如朝露易晞。烦忧不解的时候,只有用酒浇愁。过去我们读诗的时候,受到旧注的影响,把这些诗句,当成作者的消极感慨,认为有及时行乐之意,其实错了。曹操这个人是不会有消极之感的。这里的感慨,正和他的另一诗篇《秋胡行》所说的“不戚年往,忧世不治”,是同一心情。他的感慨是有着积极意义的。
从第三韵以后,才算进入了诗的主题。青青子衿和呦呦鹿鸣两韵,引用风雅,表示他延揽人物的迫切心情。青衿是他所思念的人物,为了这些人物,时常暗地里叹息。嘉宾是他所礼待的人物,对于嘉宾,愿意鼓瑟吹笙,宴乐他们。这两韵充分表示了他的招贤纳士的迫切要求。自建安以来,群雄割据,攻战不已,中原的人口,耗减最甚。仅存的户口,多在豪宗强族的控制之下,成了豪强的私属。赤壁战败以后,他要继续完成统一,首先是人力兵源的补充。争取控制一定的兵源和延揽有才干的人物,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,这就形成了他的迫切要求。赤壁战败以后,接受了和洽的建议,才更加重视了招纳贤才,广事延揽的策略,建安十五年所下的求贤令文说,“天下未定,此特求贤之急时也。……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,唯才是举,吾得而用之”。便是史证。
将相和亲-名字来源:《短歌行》-->>(第1/3节)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